春风唤醒山林,绿意蓬勃生长。冶力关林场的林业工作者们以赤诚之心守护生态,以实干之姿践行使命,在万物复苏的时节里,全面推进春季林业工作,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答卷。
强化巡护监测,织密生态安全网
春季天干物燥,森林火险等级攀升。冶力关林场将森林防火作为首要任务,组建专业巡护队伍,对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、全天候巡查。巡护人员借助望远镜、GPS定位仪等设备,实时监测林区动态,及时消除火灾隐患。同时,运用无人机技术对偏远区域进行空中巡查,实现监测全覆盖。此外,通过张贴标语、发放资料、广播宣传等方式,向周边群众普及防火知识,提升全民防火意识。在多举措协同推进下,春季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显著,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。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,监测人员定期深入林区,全面排查病虫害情况,精准掌握发生动态。一旦发现隐患,迅速采取生物、物理、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,有效遏制病虫害蔓延,保障森林健康生长。
抢抓造林时机,厚植生态新底色
春回大地,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。冶力关林场早谋划、早部署,组织职工与专业队伍深入造林区域,掀起植树热潮。造林现场,大家分工明确、配合默契,从挖坑整地、搬运树苗到浇水培土,各环节规范有序。技术人员全程跟进指导,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,确保苗木成活率。“种下树苗,就是种下希望。”林业工人的质朴话语,道出了全员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。
施工过程中,严格遵循《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设计》,精准划定作业区域,杜绝超范围施工;强化安全教育,严禁野外用火,筑牢安全防线;规范苗木调运与假植流程,从源头把控质量。通过精细化管理,荒山逐渐披上绿装,为冶力关增添盎然生机。
深耕苗木培育,激活发展新动能
冶力关林场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生态绿”,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投身苗木培育工作。在技术革新与实践探索中,林场积极推进作业流程优化:一方面,创新采用高强度、可循环利用的新型遮阳网替代传统遮阴棚材料,配合钢筋支架,不仅提升了遮阴棚搭建效率,更增强了防风、防晒性能,有效降低了耗材成本;另一方面,优化苗木并床工序,引入网格化分区管理法,通过精准测量苗木间距,同步改进人工起苗的作业模式,使并床效率提升,苗木根系损伤率显著降低。
从起苗、并床到移栽,从装钵、搭棚到养护,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。工作人员以“工匠”精神严格把控培育质量,建立苗木生长档案,实时监测温湿度、光照等数据,确保幼苗茁壮成长。
通过全员参与劳动实践,不仅提升了苗木储备规模与品质,夯实了生态建设基础,还探索出“以劳促收、以绿生金”的创收模式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,为林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深化资源管护,筑牢生态防护墙
守护森林资源、维护生态平衡是冶力关林场的重要使命。春季,林场联合森林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非法采伐、盗伐林木、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,形成强大震慑。通过设立举报热线、加密日常巡查,实现破坏行为“早发现、快处置”。
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,科学布设野生动物监测点,系统保护栖息地,并开展春季护鸟专项行动,通过宣传教育提升林区群众保护意识。经全面巡查,辖区内未出现非法捕猎、交易野生动植物等行为。同时,同步推进禁毒宣传工作,织密生态安全与社会治理防护网络。
林场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、不畏艰辛,以实际行动筑牢生态保护防线,为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。
冶力关林场的春季工作,是林业工作者坚守初心、勇担使命的生动缩影。他们用汗水浇灌绿色,用行动诠释责任,让冶力关的生态环境愈发优美。未来,冶力关林场将继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开拓创新、砥砺前行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更大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