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季度全国林草产业产值达1.69万亿元
时间:2025-04-30 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:

4月18日,自然资源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一季度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相关情况。林草产值速报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全国林草产业产值达1.6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95%。其中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产值分别为0.46万亿元、0.76万亿元和0.47万亿元,同比增长9.14%、5.02%和15.72%。

18d6fe5dd4773df950f7499efc1b2961_30104140obr0.jpg

鲜花经济、生态旅游、森林食品……林草产业在春日经济中不乏亮眼成绩和市场潜力,展现出蓬勃的活力。

鲜花经济展新“颜”

鲜花经济成为多地经济的新增长点。以云南为例,我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,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日均流转超3000吨鲜切花,买花顾客日均超3万人次。

过去,鲜花是礼物;现在,鲜花是生活。鲜花消费已逐渐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选择。眼下,2025世界牡丹大会、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、2025世界花园大会、2025北京牡丹文化节、2025苏州花展(上方山百花节)……各地花卉节日持续上新,折射出鲜花消费日益大众化的市场趋势,彰显了花卉产业的蓬勃活力。

从“颜值”到产值,鲜花经济带动了种植、物流、零售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,催生出文创、餐饮、旅游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,开拓出一片消费新蓝海。

中国花卉协会数据显示,我国现有近22万家种苗花卉企业,年产值5200多亿元。2024年,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7.82亿美元,同比增长10%。

生态旅游热度持续攀升

踏青赏花、露营览景。春暖时节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近自然、体验自然。
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文化和旅游部于去年9月联合推出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,为公众旅游出行提供了多样的选择。线路串联起全国130余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,游客可以领略安徽皖南“最美环线”的山水画卷,感受重峦叠嶂的壮美景观;漫步江苏滨海湿地,在4.2万亩水杉林构筑的华东最大平原森林氧吧中“森呼吸”……线路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,更通过优质的生态旅游产品,让游客深度体验自然之美。

春日,赏花成为出游新风尚。3月末以来,“林芝+桃花”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500%。各大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林芝桃花节、天津海棠花节等活动带动当地搜索量激增,踏春赏花体验旅游产品人气较高。湖北武汉东湖樱园、河南洛阳牡丹花会、江苏无锡鼋头渚樱花谷等传统赏花胜地,成为今春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。

“五一”假期,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。携程4月17日发布的《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》显示,跨市住宿订单占比已突破80%。各地森林公园、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,成为城市旅游推广的核心和亮点。

森林时鲜竞相登场

竹笋、樱桃、春茶……在树上、在林下,各类森林时鲜竞相登场,为百姓餐桌增添了“春天的味道”,也让春日经济活力十足。

眼下,正是采挖罗汉笋的时节。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广袤的竹林中,村民们背着袋子,仔细搜寻、采挖。罗汉笋是餐桌上的应季美味,更是采笋人的致富密码。“我每天能采40多公斤笋,一公斤卖10多元,一天能挣400多元,一个月挣1万元不成问题。”采笋人罗治海说。

春季,樱桃抢“鲜”上市。贵州省各地的樱桃迎来了成熟季,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为春日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甜蜜色彩。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泰山村樱桃节暨“村游”季,游客们共赴春季“甜蜜之约”。在河北省山海关区,大棚樱桃也陆续成熟,果农们开始适时采摘,供应市场。如今,除了销售樱桃,各地纷纷打造集休闲康养、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樱桃采摘观光园,产业发展透出新趋势。

2024年,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,成为继粮食、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。目前,我国以板栗、枣、松子、仁用杏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面积1亿多亩,产量1400万吨。苹果、梨、柑橘等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近2亿亩,产量1.9亿吨。竹笋、香椿等新兴森林食品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,产量1200多万吨。

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的普及,森林食品日益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消费新宠,完美契合了新阶段健康营养的消费需求。(冯璐